中国更具影响力的品牌会展服务商
中文EN丨
360VR全景展厅丨全国热线: 400-057-557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创动态 > 行业动态
全国服务热线:400-057-5577

上海明圆美术馆年度当代水墨大展“锋向”即将启幕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也是当代水墨从起步到形成,并不断壮大的第40个年头。为了借助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当代水墨进行必要的学术梳理,进而推动其健康发展,上海明圆美术馆邀请了艺术史学者鲁虹担任策展人,策划推出“锋向——2018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该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为“水墨新意象”和“水墨新抽象”,每个单元独立成展,依次呈现,旨在全面展现近年来中国当代水墨整体创作状态。

 


  第一单元展览“水墨新意象”即将于10月13日(周六)下午16时开幕,并将于当日14时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展览将着重展出与当下文化、特别是与当下消费文化或都市文化紧密相关的新型人物画创作。“意象”是传统画论中的用语,这里加以借用是指参展艺术家结合当下感受,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意象,并由此创造了新的图像与新的笔墨表现方式。参展的14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分别为田黎明、郑强、李津、黄一瀚、周京新、南溪、刘庆和、邵戈、周湧、冯斌、蔡广斌、武艺、朱伟、靳卫红。他们都是长期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中间力量,在中国当代水墨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从风格与题材上看,他们各具特色,即在观念、题材、图像与表现手法上差别很大,但只要仔细研究起来却并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与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当代水墨艺术家很强调“反传统”与“接轨西方”的文化策略不同 ,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再传统”与“再中国化”的价值观。这里所说的“再传统”与“再中国化”,决不是简单地重复与抄袭传统,恰恰相反,而是基于当下感受而对传统的再创造与再发展,这也正好构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特色。另外,他们颇具时代特点的作品也足以证明:真正能与当代文化相匹配的新水墨传统,绝对不可能由守成而来,只能由创造而来。

  了解中国当代水墨历程的人都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艺术家面临的重要艺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超越“文革”的创作模式、传统水墨的创作模式与写实水墨的创作模式,以实现水墨创作的现代化转换。资料表明,当时很多艺术家的文化策略是将传统水墨的线墨表现体系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或表现元素相嫁接,于是出现了很多新的解题方案与相关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各种探索方案的日趋成熟,逐渐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如1996年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讨会”上、 1997年在深圳美术馆召开的“中国画改革20年理论研讨会”上,以及相关艺术报刊上,很多艺术家和批评家都谈到了相关问题。也就是说,很多艺术家与先前反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已经开始注重吸收传统水墨中的一些观念与手法,以解决过分西方化的问题。其中,抽象水墨、表现水墨、新工笔画有很好的表现,所以广受关注。另一方面,因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有些艺术家更强调现实关怀的价值追求,并尝试将观念的元素带入水墨创作中,而且还有人尝试做水墨装置,结果出现了一些更新颖的解题方案与相关作品。

  进入新世纪之后,更新的趋向出现了,即当代水墨创作在整体上一方面很强调重建与传统的联系,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解决好身份的问题,另一方面很强调观念的表达与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此外,艺术家们的借鉴视野已经扩展到了各类新兴艺术,如装置、影像艺术,甚至包括非艺术类,如广告、卡通等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在此过程中,所谓架上的新水墨通过不断完成自身的转换已经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而非架上的当代水墨,在新艺术方法论的带动下,发展得显然要比前者在整体上更引人关注。尤其是一些从事其他艺术种类创作的艺术家对水墨资源的借鉴特别具有启发性。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加以认真总结与研究。

  水墨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与油画、版画、水彩等并不一样,它远不限于一个画种的概念,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宝贵资源与财富。这一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希望此展的举办能引发学术界、收藏界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进一步关注。

  本场展览“水墨新意象”展期将持续至11月25日。“锋向”第二单元展览“水墨新抽象”将于12月下旬启幕。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057-5577
直拨专线18910792099/98/97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北京总部 010-62119160/62151765 邮箱:frs@bchpw.com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四道口路甲五号文林大厦二层 京ICP备1202203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950号
版权所有 北京北创国际会展有限公司